一灵真性在,不与众心同——《封神演义》中的著名天神
 

1. 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 闻仲
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雷部的最高天神。他“主天之灾福, 持物之权衡,掌物掌人,司生司杀”。他下辖一个复杂结构的雷神组织。《明史·礼志四》载:(弘治元年)“尚书周洪谟等言:雷声普化天尊者,道家以为总司五雷,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,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”。
 
明代小说虚构的《封神演义》则称闻仲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,其率领之雷部催云助雨护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。其中有道观内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邓元帅忠,银牙耀目辛天君环,飞捷报应张使者节,左伐魔使苟元帅章,右伐魔使毕元帅环等天将,还有陶天君荣、庞天君洪、秦天君完、赵天君江、董天君全、袁天君角等等。
 
2. 南方三气火德星君 罗宣
南方火德星君即火神,汉代即有关于四方神之说:“东方青龙、西方白虎、北方玄武、南方朱雀。天之四灵,以正四方”。古时人们认为南方之神主火。经历代演变,人们逐渐将火神作为灶神奉祀。
 
3.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姬伯邑考
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(也有六御说法),全称为“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”, 紫微又叫紫微垣、紫宫、紫微星,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,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,皇宫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。道教认为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星,位于上天的最中间,位置最高,最为尊贵,是“众星之主”,因此对他极为尊崇。紫微大帝的职能是:执掌天经地纬,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诸神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,能呼风唤雨,役使雷电鬼神。如《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》卷上曰:“北极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。”紫微大帝的神诞日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。
 
4.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,最高的神为“三清”。
“三清”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胜境: 玉清圣境、上清真境、太清仙境,合称三清境;又指分别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:玉清大帝元始天尊、上清大帝灵宝天尊、太清大帝道德天尊。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天神,分别是:中天紫微北极大帝、南方南极长生大帝、勾陈上宫天皇大帝、后土皇地祗。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、日、月、星、辰、四时气候,能呼风唤雨,役使鬼神,为万象之宗师、万星之教主;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天祸福,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、地、人三才,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;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,万物生长,与大地河山之秀。 紫微大帝简称紫微星,位居天的中央,在中国古代民间极受崇拜。
 
紫微大帝,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。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。北极是北极星的简称,又称“北辰”、“天枢”。居于紫微垣内。《上清灵宝大法》卷四说:“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。按《天文志》云:南极入地三十六度,北极出地三十六度,天形倚侧。盖半出地上,半还地中,万星万炁悉皆左旋,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,故天得以动转也。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,其实正居天中。为万星之宗主,三界之亚君,次于昊天,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。”
 
5. 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赵公明
赵玄坛,中国民间所祀财神。名朗,字公明,因道教神话中封正一玄坛元帅,故名赵玄坛,又名赵公元帅。其名始见于晋代干宝《搜神记》及梁陶弘景《真诰》。本为五方神,后传说他能保病禳灾,主持公道,买卖得利,乃成为财神。旧时各地多有玄坛庙,其像黑面浓须,武装置鞭,身跨黑虎。每年正月初五为其生日,故商家皆于此日祀之。一说他为回族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五:“初有妖书云:‘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、钟士季,各督数鬼下取人。’”元无名氏《三教搜神大全》卷三:“赵元帅,姓赵讳公明,钟南山人也。自秦时避世山中,精修至道,功成,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元帅。其服色头戴铁冠,手执铁鞭,面黑色而胡须,跨虎,驱雷役电,唤雨呼风,除瘟剪虐,保病禳灾,元帅之功莫大焉。至如公讼冤抑,买卖求财,可对神祷,无不如意,故上天圣号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。”
 
6. 四大天王
增长天王 魔礼青
 
广目天王 魔礼红
 
多文天王 魔礼海
 
持国天王 魔礼寿
 
“四大天王”是中国汉传大乘佛教中四尊守法尊天神的代称,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、南方增长天王、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,是佛教伽蓝中,最为重要的护法神,相传做于须弥山。
 
7. 哼哈二将
哼哈二将 郑伦 陈奇
 
哼哈二将,也叫金刚是梵文Vajra的意译,音译为“缚日罗”、“伐折罗”。金刚杵本为吠陀和印度教神话中的粗棒、狠牙棒,是众神之因陀罗的武器。它由金、铜、铁、岩石制成,有四角或一百个角,还有一千个利齿,十分厉害。金刚杵以金、银、铜、铁或硬木制成,长有八指、十二指、十六指、二二指不等,中间有所手,两端有独股、三股、五股、九股等刃头。金刚杵曾作为丰产的象征出现,它还曾是公牛生殖器的形象。到了佛教中,金刚则有“金中最刚”之意,成为牢固、不灭的象征,以其臂喻坚固、锐利,能摧毁一切。原来的古印度兵器金刚杵在佛教密宗中则用以表示坚利之智,为断烦恼、伏恶魔的法器。
 
8. 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
天罡地煞为道教神名。按民间信仰神明的分类,将将军分为天上有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凶神,地上有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恶煞,两者都被称为“神将”,在道家法录中,有结合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的神将地兵,共同驱邪除魅的法术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,而所谓的天将,就是天宫的神将,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,在术法和武功上都有相当的造诣。在中国古代神话中,天将的地位并不高,大概只相当于人间守护皇宫的卫士。
 
9. 二十八星宿
二十八宿,亦称“二十八舍”,或“二十八星”。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、月、五星的运行,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,称为“二十八宿”。它又平均分为四组,每组七宿,与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位和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等动物形象相配,称为“四象”,道教名之为“四灵”。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,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。稍晚的《礼记·曲礼上》云:“行前朱鸟而后玄武,左青龙而右白虎。”孔颖达疏:“朱鸟、玄武、青龙、白虎,四方宿名也。”汉代纬书《尚书考灵曜》云:“二十八宿,天元气,万物之精也。故东方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七宿,其形如龙,曰‘左青龙’。南方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七宿,其形如鹑鸟,曰‘前朱雀’。西方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觜、参七宿,其形如虎,曰‘右白虎’。北方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七宿,其形如龟蛇,曰‘后玄武’。”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,为之定姓名、服色和职掌,顶礼膜拜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二十四《二十八宿》称:“甲从官阳神也,角星神主之,阳神九人,姓宾名远生,衣绿玄单衣,角星宿主之。乙从官阴神也,亢星神主之,阴神四人,姓扶名司马,马头赤身,衣赤缇单衣,带剑,亢星神主之。”其余二十六宿类此。《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》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、行为作了描述。曰:“角星之精,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,形少髭鬓,参问禅礼,或游于酒肆自饮,识者求之,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。”“亢、氐、房三星之精,常以寅卯日同行,衣青苍衣,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,即是求之,多与人救世之术”。其余二十四宿类此。